12月5日,國際科學理事會(ISC)主席Peter Gluckman在南非召開的世界科學論壇上正式宣布2022年ISC會士選舉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成秋明等全球60位科學家當選為ISC會士。
國際科學理事會是國際最權威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國際組織,匯集了200多個國際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聯盟和協會以及國家和地區科學組織,冀以整合來自世界各個科學領域和地區的卓越科學及科學政策專業知識。ISC會士是國際科學理事會授予個人的最高榮譽,旨在對“推進科學成為全球公益事業”的杰出貢獻者做出表彰,優先授予在推進科學成為全球公益事業服務社會、在國際或區域論壇提供廣泛的科學領導力,為全球科學代言,制定重大科學計劃和機制,并取得顯著科學成就的科學界和社會各界的杰出科學家、工程師和科學思想領袖。
成秋明是當前國際地球科學領域活躍的科學家,在國際舞臺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和卓越的領導力,近年來,為了推動圍繞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學問題和大數據驅動下地球科學新范式轉變開展多學科、跨領域合作,他提出并成功設立了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國際大科學計劃”平臺,并成功推動 “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成為IUGS首個大科學計劃,牽頭設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深時數字地球與礦產資源”教席。他長期致力于數學地球科學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創立的奇異性理論、模型和定量預測方法為極端地質事件定量研究、覆蓋區及深部礦產資源預測和找礦勘探做出了重要學術貢獻,并得到了國際地球科學界的廣泛贊譽。成秋明當選ISC會士得到了中國科協國際科學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和IUGS聯合推薦。
據悉,2022年6月9日,國際科學理事會宣布設立ISC會士并任命了首批66名創始會士,名單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靜海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本次增選60位會士是全球推薦和選拔的首批會士。本次當選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國雄、郭華東和廈門大學講席教授呂永龍,還包括8名英國學者、5名美國學者和4名法國學者等國際同行。據此,我國共有6名科學家成為ISC會士。
(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